【一部曲】
「在這裡!」總算,有人興奮的打破沉默,並已將牠定格在光照中。想必是被突如其來的燈光嚇傻了,原本還大唱情歌的蛙兒,這時卻被凍結在鳳梨葉片上默不作聲,好似在盤算著如何因應下一秒的變化;就在牠恍神的片刻間,眾人皆已為牠傾心,沒有艷麗的色彩奪目,沒有網紋斑飾耀眼,只有背上一派清爽俐落的嫩綠及腹面一任潔淨無瑕的白,綠白之間鑲嵌著一條顯眼的白線(白色皮褶),指尖的吸盤有如發亮的小水晶一樣點綴著修長的指(趾)兒,一雙眼無辜的瞪大著,小心翼翼蹲伏著的身軀,在明白這突來的光陣並非來自太陽後,牠開始決定離開,緩緩的,似乎仍帶著些猶豫,稍微向右邊轉個一小步,沒人反對,再一步,再大步一些,總算掉轉到位,縱身一躍,便隱身在更低更密的鳳梨叢中,徒留一陣驚艷後的吁嘆。
人的眼光,似乎也需要經驗的帶領,而變得更敏銳,在看過生平的第一隻諸羅樹蛙後,開始有人發現第二隻、第三隻…,聽音辨位成了關鍵的技巧。當聽覺摸熟了牠所鳴唱的聲調後,便隨之產生一種錯覺-蛙量突然增多了!縱使田埂上泥濘難行,也阻擋不了大夥兒追尋牠們清麗倩影的決心,於是乎,人影,蛙影,就這樣交疊在夜的鳳梨田中。在飽足了眼福,蛙唱也從熱情洋溢漸趨意興闌珊時,我們才提起回程的腳步,心滿意足的離去。
【二部曲】
第二次遇見諸羅樹蛙,是在圓林仔的例行夜探活動中。那一晚,在小雨蛙震天價響的吼聲下,其他聲響都顯得微不足道,要在這樣的環繞音響中辨識出諸羅的叫聲,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也許牠們完全沒開過金口呢),幸虧淑芳姐早已探知牠們的藏身之處,好心引領著我進入竹林中,順著她手指出的方向不遠處,我看到了!
二見諸羅,仍感到驚艷萬分,稱牠們是「綠精靈」絕不為過。這次,我可是有備而來,抓穩手中的相機,踩穩腳下的步伐,一分一寸的向前靠近,雙眼緊盯著眼前的青蛙王子,準備將牠俊俏的英姿凝為永恆的畫面。為了找到適合的角度,並防止將發愣中的主角驚動嚇跑,只能將自己化身為一隻行動超緩、動如不動的竹節蟲,慢慢慢慢慢慢的在牠身旁晃來晃去,最痛苦的是,當噬血的蚊子上了身,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心裡暗暗咒罵,這時,即便空有一雙靈巧萬能的手卻也無能為力,忍了吧!
值得欣慰的是,付出的心力與血液總算沒有白費,一張張值得回味的照片出籠了。還記得拍照當時,觀景窗中的主角忽地不見蹤影,竟是跳到我身上了!這驚人之舉,想必牠是鼓足了勇氣吧!不過,倒是把大家逗弄得啼笑皆非,可惜還來不及和牠拍張相處融洽的合照,牠又跳往他處了。
往後參加的數次活動中,漸漸對諸羅樹蛙有了更多的了解,窺見許多其生命史中的零碎片段,諸如:行蹤比雄蛙更為神出鬼沒身懷六甲的雌蛙、藏在地面落葉堆下的卵泡及受它所保護的卵、剛出生還掛著大大卵黃囊在身上的小蝌蚪及其外鰓、全身幾乎透明跳躍能力仍遜的小蛙、抱合中逐步往樹上移動的雌雄蛙…等,每一幕到現在都還歷歷在目,印象深刻。看過這些,很難不被牠深深吸引,自然想對牠有更深入的了解,並願意付出行動為棲地正逐漸減少的牠們做些什麼。
【心動不如行動】
綜合所查閱與諸羅樹蛙相關的資料及平日觀察心得,對牠有了些基本了解:諸羅樹蛙,1995年由呂光洋教授命名,其俗名「諸羅」乃以最早發現地嘉義的古地名為名。學名Rhacophorus arvalis ,Rhacophorus 意思是綠色樹蛙,arvalis意指農地或耕地,而牠們的棲息地的確多為竹林或果園等農耕地,與台灣其他四種喜歡在森林環境活動的綠色樹蛙不同。諸羅樹蛙為台灣特有種,分布範圍侷限於雲林、嘉義、台南等地。雄蛙體長約4~5公分,雌蛙5~8公分,繁殖期主要在5~9月間,常在雨夜或大雨過後的傍晚便開始鳴叫,雄蛙有單一外鳴囊,鳴聲音高而清脆,常成群出現,但分開停棲在遮蔽良好的植物體上,停棲高度從離地50公分至3~4公尺都有可能發現,吸引雌蛙配對後,雌蛙會背著抱合中的雄蛙下至地面,選擇水窪濕地的落葉底下,產下如拳頭般大小的白色卵泡,卵粒顏色較卵泡深,帶些淡黃色,約2週後孵化為蝌蚪,後需藉雨水將其沖刷入水域中完成其蝌蚪期。
【成果】
95年度,在前會長蔡頭大哥的號召下,嘉義荒野的諸羅樹蛙小組正式成軍並開始運作。經過小組成員們幾番討論,確定了年度作業方式。在人力與時間的考量下,此年度以諸羅樹蛙出沒數量較多之嘉義縣民雄鄉及大林鎮為基礎範圍做普查,將此二鄉鎮劃分為五區,小組人員亦分為五組,工作重點為尋訪紀錄有諸羅樹蛙族群生活的棲地,包括發現日期時間、天氣狀況、衛星定位座標、並給予編號…等。在各組組員共同努力奔波下,從五月初至九月底,有了初步成果:大林與民雄範圍內共紀錄了79筆資料,另有斗南5筆,竹崎3筆,總筆數為87筆。而對所調查範圍內各棲地的初步觀察,可歸納以下結論:
1.諸羅樹蛙分布數量,大致呈由西往東愈多、愈密集。
2.竹林、雜木林分布愈密集、範圍愈大之地區,發現諸羅樹蛙機會愈大。
3.竹林、雜木林經人為整理、施放農藥程度低者,發現諸羅樹蛙機會大、數量愈多。
4.中國樹蟾常與諸羅樹蛙在同一棲地被發現,因外型略為相近,易被誤認。
【現今】
96年度,諸羅樹蛙小組除了普查持續進行(工作重點為發現新點,並對上年度所紀錄的點再次巡察紀錄,以期對於諸羅樹蛙棲地之消失、出現等改變能確實掌握);另一年度重點作業便是定點觀察,基於想對諸羅樹蛙有更深入了解的共識,定點觀察紀錄成了我們準備跨出的下一步:對於各組精心挑選推薦的諸羅樹蛙棲地,經小組會議討論表決後,兩個推薦點雀屏中選為觀察站(一個為竹林環境,另一個為雜木林環境),定點觀察紀錄重點將定焦在諸羅樹蛙的生命史中各項行為之觀察紀錄,並於6月4日起正式運作。而後續調查行動也持續至今(101年)
身為嘉義人,我們比別人更有幸能與諸羅樹蛙為鄰,也更有責任深入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與現況,並為牠們發聲,讓更多人認識牠們,進而願意為牠們的永續生存共同努力,在更長久的未來,我們都將毫不懈怠的堅持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